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29457


2024年7月1日发(作者:四川家具产业园)

2008年10月

(总第106期)

今日南国

THESOUTHOFCHINATODAY

NO.10,2008

(Cumulatively,NO.106)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对策探析

(广西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文化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已经成为很多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是衡量综合国力和区域竞争力

的重要指标,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广西顺应现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充分利用良好的外部环境并发挥广西民族文化的资

源和区位优势,打造了一批具有民族资源优势和特色的文化品牌项目。但是,在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

需要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转变,形成自己的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这不仅解决的问题。广西文化产业要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

可以繁荣广西经济,提升广西的文化形象魅力,而且对增强广西的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90-(2008)10-0061-03

文化产业是国际上公认的21世纪

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已经成为很

多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是

衡量综合国力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指

很多发达国标,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家都把文化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扶持文化产业发

展的文化政策,通过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扶持优势

产业。美国的文化产业的年产值占整个

GDP的21%;日本的文化产业年产值占

国内GDP的18%。文化产业不仅有利于

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带动经济的全面

增长,而且能够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精神

文化需求,提高公民素质。中国也越来越

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制定和出台

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方针和政策,为其创

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法国著名社会学

家布迪厄指出:“文化资本正处于经济资

本和社会资本之间,它的显性作用可以

直接通过教育、出版、销售转化为经济资

本,其隐性作用可以通过知识和培训转

化为社会资本,建构以信任、规范、网络

互动为基础的良好的投资环境。”文化产

业与其他产业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的关

系,从整体上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实施的西部开发战略,

使广西获得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广西的

地理位置虽偏僻但不封闭,是西部惟一

沿海又沿边的省区,特别是广西与东盟

国家山水相连,历史上形成了丰富多彩

的文化资源积淀,为广西发展文化产业

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广西顺应现在

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充分利用良好

的外部环境并发挥广西民族文化的资源

和区位优势,打造了一批资源优势整合

带动性、示范性强的文化品牌项目。好、

广西文化厅提出了“以市场为取向,以

项目为中心,不断整合资源,自主创新,

打造品牌”这一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发挥

本土资源,打造了一批文化品牌项目。南

宁的《妈勒访天边》、柳州的民族大型音

画《八桂大歌》、桂林的《大儒还乡》不仅

都入选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同时

还积极探索了精品走向市场之路。尤其

是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

成功运作,将名闻天下的桂林山水风光、

民族艺术经典《刘三姐》和艺术大师张艺

谋三者强强组合,在漓江河畔倾力打造

世界级的民族文化艺术精品,探索了多

元投入、不断实现项目的产业增值形成

拉动效应的新途径。该项目2004年3月

正式向国内外演出市场推出以来,经过

三年多的运营,演出总场次已超过1000

场,观众达160多万,票房收入达2.56

亿元,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

展。此外,象“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桂、

林漓江刘三姐歌墟”、柳州市的“八桂大

歌”等文化产业项目,也显示了其文化产

业品牌为核心的综合效应,不仅吸引了

国内外最强大的创作队伍和著名专家,

也吸引了广东商会、温州商会等一批经

济发达地区和国际许多知名商家来广西

投资文化产业。

现在广西的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东通过

盟文化产业论坛”、“中国—东盟文化产

业互动计划”、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模式的

文化部悉合作等,建立了政府重视支持、

心指导、企业踊跃开发、部门配合参与、

社会力量介入和市场运作主导的“走出

去”体系架构,并探索出了一条“坚持项

目为中心,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

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经济欠发达

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之路。

“十五”期间,广西文化系统文化产业由

零起步到快速增长;2001年,文化系统

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为3.28亿元;2005年

广西的文化产业占整个GDP的3.3%;

以2001年为起2006年达到20.11亿元。

点计算,年均增幅45%,大大超过广西

GDP的增长速度。

然而,广西的文化产业虽然取得了

一些成效但是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和管

理体制的限制,相比其他城市仍然处于

落后的状态,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

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管理体制缺乏活力。由于

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未

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

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部分文化

单位还拘泥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模

正因式,严重束缚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为文化产业意识的思想落后于形势发展

的需要,对文化产业的立法不够及时和

系统,往往立法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伐,

ECONOMIC

RESERACH

[作者简介]张(1979—),女,广西大学文学院2007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生,研究方向:文化批评和文化产业。

THESOUTHOFCHINATODAY2008.10

今日南国

61

具有滞后性,导致法制意识和知识产权

意识淡薄。而且,由于机构不够完善,市

场运作不够灵活,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

资源优化组合。

(二)文化产业结构散乱,缺少大型

文化企业集团。广西的文化产业规模较

小、产量较少、水平较低、综合竞争能力

不强,而且经营方式单一,未形成多元化

的产业链,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文化投资规模过小和结构的不合理就

会形成一个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必须通过加大文化投资来形成文化产业

的新生产能力。”比如广西铜鼓,有着两

千年多年的历史,具有娱神娱人以及权

利和财富象征等文化功能。铜鼓艺术是

一种跨民族综合性文化现象,具有如此

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做展览或铜鼓

培训,让顾客参与制作进行个性化设计,

可以在红水河流域如东兰县,南丹县建

立铜鼓艺术生态保护村,提高民族文化

品牌的附加值。

(三)缺乏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专业创

作和管理经营人才。文化产业的核心价

值是人的创意,面对文化产业的高速发

展,人才的缺乏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如何使广西的文化产业向更专业化集约

化的方向发展,如何能够从最大利益上

挖掘广西的文化资源,都需要专业的文

化经营和管理人才出谋划策,需要大量

的高素质人才参与到文化产业中来。美

《花木兰》赚了几亿美元的国人用我们的

版权收入,韩国人注册了我们的端午节,

我们在创意人才上的缺乏导致了一些民

族优秀文化遗产的流失。

(四)文化投资体制滞后,投融资体

系尚未形成。自2005年起,广西文化厅

设立了文化产业项目启动资金机制,扶

持了具有创新精神的文化产业项目策划

以及前期拉动,资金达300多万元。但

是,对于广西的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来看,

这只能算“杯水车薪”。从长远的发展大

计来看,建立一个良好的投资融资系统

是当务之急。

比较而言,广西经济发展较弱而文

化资源相对丰富,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的社会大环境下,这为广西经济的进一

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广西文化

资源累积的厚度和文化资源开发的能力

并不协调。正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

院教授熊澄宇所说“文化产业的发展受

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主要的有历史传承、

社会需求、经济状况、科技水平、政策导

向等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社会的综

合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说到底,文化产业

”广西的发展就是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文化产业要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须将

文化产业摆在一个战略性的地位来扶持

和研究,实现广西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

展,形成自己的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鉴

于此,我们要解放思想,以体制改革为重

点,以人才队伍为支撑,以先进技术为依

托,以多元投资为保障,将广西特色的文

化产业模式打造出来在此提出几点建

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政府职

能,深化体制改革

文化产业要走自主创新之路,创新

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

不竭动力。所以,要突破旧有观念的桎

梏,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文化市场管理

体制,树立文化产业化观念,将文化产业

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对战略结

构和生产力布局等方面进行宏观调控,

在体制政策和环境上建立创新体系。通

过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激活经

营机制,使政府部门的职能从与计划经

济相适应转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更好

地调节市场监管和政策辅助的相互作

用,加快国有文化企业改革的步伐,推进

文化企事业单位运营机制的创新,依靠

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增强内部活

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真正把文化

企业办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的竞争实体,提升我区文化产

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例如广西广播

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实施

区、市、县三级广电网络整合,对原有管

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进行了改革创新,3

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99亿元,公司

总资产增长165%,营业收入年均增长

35.3%。

(二)优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培育

良好的文化市场。

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

节,要通过大力推进文化法制建设,完善

和加强文化产业法规和政策,培育规范

另外,要健全文化产业健全的文化市场。

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改变一切束缚

文化发展的做法,革除一切影响文化发

展的弊端,将文化产业列为优先发展的

产业,制定出向文化产业倾斜的政策,促

进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实现文化产业

的跨越式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的外部载体如文化设

施也不容忽视,文化设施建设是文化产

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北京有国家大剧院,

首都图书馆新馆,上海有东方明珠塔,东

方艺术中心。城市独特的建筑、文化设施

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展

示城市文明的主要窗口,是城市信息交

换和流动不可或缺的平台,可以吸引游

客,提高城市文化含量,丰富群众生活。

广西的文化设施严重缺乏,建议兴建一

批文化基础设施,以这些基础设施为载

体,提升广西的综合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广西的形

象附加价值。单个项目的投资汇报率不

一定很高,如上海大剧院的总投资接近

12亿人民币,要在一个很长的时间才能

获得回报,但他们从整体上为城市吸引

外资和内资,改善人文环境作出了贡献,

成为大都市的标志性建筑,提高了竞争

性项目的投资汇报率。

(三)加强文化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

置,扶持重点产品,建立一批龙头企业

进行资产整合和文化资源的大整合

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和资源配置的

大跨越。通过组建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建

立一批龙头企业,发展支柱型文化产业,

确定支柱产业带动全局发展。对文化产

业的经营要树立品牌意识,重视对产品

的包装、营销和市场开拓。例如民族音画

《八桂大歌》,是一部集广西各民族音乐,

舞蹈,服饰等艺术融为一体的大型原创

歌舞的舞台艺术作品,将30多首民歌搬

上舞台,并用现代化的舞台制作进行精

致的包装,对这种重点的品牌产品要大

通过品牌的拉动效应,提升文化力扶持。

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实现广西文化

系统文化产业发展新突破。还有一年一

度的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已经把

,通南宁塑造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

过民歌节仅演出交流活动每年就创收

3500万元,同时还使11月上旬的广西

增加了第四个“旅游黄金周”。民歌艺术

节和同期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

正逐步形成有带动能力的龙头项目,这

条产业链的扩展为广西带来了旅游和投

资的板块效应。今后,可以在省政府重点

培育的龙头行业新闻、出版、发行、影视

62

今日南国

THESOUTHOFCHINATODAY2008.10

中,选择一批优秀产品,给予重点扶持,

通过联合、兼并和重组,循序渐进地推进

集团化建设,成立一些大型的竞争力强

的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和影视城等。

既要扶持重点产业,又要兼顾一般

产业。通过调整一些分布零散,重复建设

的文化布局,解决资源开发的闲置浪费

和使用效率低等问题,利用一些有民族

特色的产品,打造能够代表广西独一无

二的文化品牌。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积极

探索并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打造一些文

化产业基地,如开封,用200亩地重新打

造了一个清明上河图,这个文化产业项

目给开封带动了上亿的产业链和财富增

长空间。广西也可以根据自身丰富的民

族资源优势,大力推荐桂林愚自乐园。桂

林愚自乐园是一个以雕塑取胜兼备自然

风光与当代艺术氛围的世界顶级旅游度

假胜地,堪称东方罗浮宫,有来自47个

国家140多位艺术大师历时7年打造的

200多件不同造型的雕塑作品。不仅是

一个大型的国际地景艺术公园和开放式

露天艺术博物馆,而且是一个集艺术创

作,展览,教育推广,研究,休闲于一体的

多元化国际艺术创造基地。另外,也可以

建立民族特色的生态博物馆,如靖西县

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南丹县瑶族生态

博物馆,三江县侗族生态博物馆。

广西还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做进

一步的深度开发。比如靖西县旧州绣球,

一个仅有250户的旧州街,就有400多

人从事绣球专业,每年平均生产绣球16

万个,远销欧美东南亚和港台地区,年产

值达180万元。比如阳朔县福利画扇,福

利镇有画扇作坊220家,年产画扇200

多万把,年产值100多万元。还有临桂县

五通镇的三皮画资源等。虽然铜鼓,绣

球,画扇,皮画等制作和生产具有了一定

的规模,但是大部分都是以家庭作坊为

主,经营比较分散,没有规模效应,所以

还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可以挖掘。

(四)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经营管理

和艺术创作人才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对文化产业

人才资源的开发,因此,培养具有开发经

营和管理文化资源的视野和能力的文化

产业人才,是振兴文化产业的保障,要实

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实施人

才兴文战略,坚持人才培养,积极引进人

才,合理使用文化产业人才特别要培养

熟知国际文化市场的外向型人才,逐步

建立一批懂文化、善经营、通管理、精技

术的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队伍。要有相

应的人才工程机制和人才管理政策,设

立专门的智囊机构做文化资源与文化产

业的研发和转化工作。

文化产业的人才既要具有较高的文

化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又要具有产业

经营管理的素质和能力。高校是人才培

养的最佳孵化器,要在大学普遍设立文

化产业方向或专业,培养一批具有文化

艺术知识掌握,工商管理知识和新闻传

播知识的综合人才,鼓励各院校召开文

化发展研讨会,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

展。要加强对民族民间艺人的保护和培

养力度,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很多民间

技艺和艺人面临着流失的危险,要对珍

贵的民间文艺进行专门的保护,使这些

宝贵的资源能够继续流传下去,使民族

文化遗产发扬光大,为民族文化产业的

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五)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科技进步,

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含量

20世纪,美国将最先进的材料和设

备用在高级酒店里,将工业革命的生产

要素通过创新转化为服务产业。本世纪,

美国人又将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到最小的

芯片上,用信息革命的生产要素引发了

文化产业的新媒体革命,形成娱乐经济

和知识服务业的文化创新。文化产业的

发展需要不断地吸收高科技领域的成

果,依靠高科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

之路,尤其是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计算

机、网络、通信行业的技术产品,为文化

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进

一步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加强文

化产业科技创新,要坚持技术引进和自

主开发相结合,加快各类文化载体的信

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大力开发高

清晰影像数字技术,提高演出场馆、舞台

技术、博物文物设施、技术装备的现代化

水平,推进广西数字图书馆网络建设,引

入科技含量高的艺术运营和管理系统。

(六)建立和完善投融资政策体系,广

辟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渠道

文化产业投资机制上的不平衡,主

要表现在结构不合理,国家政府的投资

比重过大,缺乏社会资本和外资投入。文

化产业具有投入大、汇报高、周期长、影

响深等特点,政府要建立有效的筹资机

制,通过多种渠道吸纳资金尽快形成资

本链,设立专门的融资机构和创意产业

基金,不仅要争取国家政府的文化投资,

还需要争取多元的商业投资组合,采取

企业投资、赞助和民间多渠道筹措等方

在式,实施文化产业民营化的发展战略。

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提前下,大力号召企

业和社会团体进行文化产业投资,使文

化融资渠道多样化,激发全社会办文化

的积极性,这能够为文化产业带来源源

不断的资金和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花建.文化金矿—全球文化产业

投资成功之谜[M].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3.

[3]熊澄宇.科技融合创新拓展文化

产业的空间[J].《望》新闻周刊,2005.

!!!!!!!!!!!!!!!!!!!!!!!!!!!!!!!!!!!!!!!!!!!!!!!

[上接第55页]

形势下,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教学秘书队

伍的建设,使教学秘书在岗位上能够稳

定高效地发挥作用,成为保证学校教学

质量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王跃.王月梅.关于加强和改进高

职院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的思考[J].吉

林师范大学学报,2003.

[2]杨国安.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开发

THESOUTHOFCHINATODAY2008.10

今日南国

[J].现代教育科学.2002.

[3]李奕.加强教学管理.培养合格人

才[J].2000.

63


本文标签: 文化文化产业发展广西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