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29711


2024年7月8日发(作者:小花儿聊股市)

2014年第6期 经济研究导刊 

No.6,2014 

总第224期 

EC0N0MIC RESEARCH GUIDE 

Sefial No.224 

中国股市指数的投资收益分析 

周山景,李斌善 

(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昆明650221) 

摘要:股价指数是衡量股票市场总体价格水平及其变动趋势的尺度,为了分析中国股市的投资收益,选取了中 

国股市的几个重要指数,包括上证指数、深证成分指数、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收盘日截至2013年11月29日,对 

比几个指数的收益率,并做出相应的分析说明。 

关键词:股价指数;投资;收益率;金融说明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6—0145—03 

响引导自己的投资行为,诸如羊群效应、过度自信等。 . 

投资理论概述 

(五)其他 

(一)资产组合理论 

在投资中,还有其他很多效应,由于诸多因素导致的,诸 

资产组合理论是以一系列资产收益率的均值和方差作 如IPO抑价效应,小公司效应,税收效应,整数效应,股利理 

为组合选择的依据,提出了均值一方差资产组合选择的基本 论,盈余公布效应等。 

方法,即保持一定的方差的资产组合,使期望收益率最大化,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颁奖时间看,前两个理论是一组,第 

或者保持一定的期望收益率的资产组合,使方差最小化;意 三及第四是另外一组,两组进行比较。第一组是从数理的角 

味着资产选择不能依据资产本身的某一特征,还必须考虑该 

度出发,基于期望均值和方差,将收益和风险进行量化,由这 

资产与其他资产的相互作用。该理论不仅描述了资产及其组 

两个变量来主导投资,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分析,均衡选择,得 

合的收益与风险关系,而且解决了最优资产组合的选择问 

出结论。而后一组中有很大程度的数量分析,但主要思想是 

题,使得资产组合分析和管理科学化、程序化,从而奠定了其 从外部和内部相结合的理论,外部的信息以及人的行为对进 

在金融投资理论中的地位。 行投资的影响。 

(二)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在资产组合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资产定价理论认为, 

二、指数介绍 

项投资所要求的收益率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1)无风险收 

(一)上证指数 

益率,即将国债投资(或银行存款)视为无风险投资;(2)市场 

上证综合指数是最早发布的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 

平均收益率,即整个市场的平均收益率,如果一项投资所承 

从1991年7月15日起编制并公布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价指 

担的风险与市场平均风险程度相同,该项收益率与整个市场 

数,它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设基期指数为100点, 

平均收益率相同;(3)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系数,是某一投资 

以全部上市股票为样本,以股票发行量为权数,按加权平 

组合的风险程度与市场证券组合的风险程度之比。而期望的 均法计算,遇新股上市、退市或上市公司增资扩股时,采用 

收益率由无风险收益和该组合的风险系数与市场平均收益 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保持指数的连续性。然后 

和无风险收益差额之乘积决定。 

于2006年1月4日发布了新 证综合指数,新综指选择已 

(三)有效市场假说 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沪市上市公司组成样本,实施股权分 

根据市场对信息反应的有效性,将市场分为弱势有效、半 置改革的股票在方案实施后的第2个交易日纳入指数,新 

强势有效、强势有效市场。而反应程度分为反应不足以及反 

综指是一个全市场指数,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 

应过度两种情况,描述了信息对市场的影响。 

该日所有样本股票的总市值为基期,基点为1 000点。新综 

(四)行为金融理论 

指采用派许加权方法,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 

将金融学与社会学及心理学等人文学科相结合,从另一 加权计算,当成分股变化时,同样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 

个假设的层面出发,认为人的一些社会性特征及自身人性影 固定除数。 

收稿日期:2013—12—15 

作者简介:周山景(1988一),男,云南昆明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项目管理研究;李斌善(1987一),男,山东平度人,硕士研究 

生,从事项目管理研究。 

--——

145・・—— 

(二)深证成分指数 

业板指数以可流通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逐日连锁计算, 

创业板指数以2010年5月31日为基日,基日指数为1 000 

点,2010年8月20日开始发布。 

深圳成分股指数是由深圳交易所编制,通过对所有在深 

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进行考察,按一定标准选出40家 

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成分股,以成分股的可流通股数为 

权数,采用加权平均法编制而成。成分指数以1994年7月 

20日为基日,基13指数为1 000点,起始计算日为1995年1 

月23日。 

三、收益率 

本文运用简单的复利计算方法,以日为最小变动单位,365 

天为一年,从基日开始,以基期指数为期初指数设为I。,同时 

以2013年11月29日收盘指数为期末指数,设为I,式子表 

示为I=I。(1+R)t,R为年化收益,T是以日为最小变动单位表 

(三)中小板指数 

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全部股票为样 

本。中小板指数以可流通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逐13连锁 

计算,以2005年6月7日为基日,基El指数为1 000点,2005 

示的年数。 

由于四个指数的基日不同,为了方便对比,以同日的指 

数作为期初指数进行计算,所以总共有四个时间段,指数多 

少四舍五入取整。同时加入标准普尔指数方便与上证指数对 

比,具体指数(如下表所示): 

年12月1日开始发布。 

(四)创业板指数 

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全部股票为样本。创 

\时间 1990/12/19—2013/1 l,29 1994/7/20-2013/1 1,29 2005/6/7—2013/1 l,29 201O,5/31—2013/1 1,29 

指数\\

上证综合 

深圳成分 

中小板 

创业板 

标普 

 期初 

100 

期末 

2 221 

期初 

402 

1 000 

期末 

2 221 

8 552 

期初 

1 037 

2 740 

1 000 

期末 

2 22l 

8 552 

5 103 

期初 

2 648 

10455 

5 430 

1 0()0 

期末 

2 221 

8 552 

5 103 

1 336 

330 1 809 

从上表中可以明显看出,时间有四段,计算得T=(2296,19.38,

Z) D 

8.48,3.5)。代^公式,得到收益率,为了方便对比(如下图所示): 

2O% 

l5% 

l0% ■■ ■■●_ _ 

5% 一 

0% ■■ 

_ 

_ 

圜■ 

_

翻 

圜圈 

l啊 

豳豳

_ 

圈圈 

l 

_ 

5% 

_ 

上证 标普 上证 深成 上证 深成 中小板 上证 

_ 一 

l0% 

深成 中小板 创业板 

I圈收益率 14.46% 7.69% 9_22% 11.7l% 9.40% 14.36% 21.19% -4.90% -5.58% 一1.76% 8.63% 

四、收益对比分析 

对比第一组数据,可以看出,上证的收益率是标普的1.88 

倍。两个指数都是选择大量的样本股,能较好地反映股市的 

国经历危机后,失业率已经逐渐降低,同时之前的医疗改革 

也取得一定成效,在社会保障体系稳固的情况下,加之相应 

措施的采取,如对于企业及时的救助,QE政策的推出等,伴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同时技术进步的不断出现,如对页 

整体情况。不同的是面对的市场不同和自身的市场机制不 

同,而股票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从经济的发展上看,中国作 

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每年GDP增长高达8%,美国 

作为发达国家则是维持较为稳定的经济增长为3%,新兴国 

家的股票市场收益高于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可以用经济高 

速增长来解释。同时也发现股指收益差异小于GDP增长率 

的差异,可见一个开放成熟的市场虽然经济增速较低,但是 

岩气技术的革新等。经济恢复的迹象显著,股市也涨到新高。 

很快美国将停止QE政策,到时将会让美元走强,大宗商品价 

格会受到更大的影响,而国内的经济发展,之前召开的十八 

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6o个目标,但具体实施的方略还未出 

台方,中国股市的仍维持在之前的指数上下波动。当前的股 

市反映了相应的政策信息,信息同时作用于股市。经过与其 

他时间段对比上证的收益在第一组最高,这是因为期初的指 

数为100,虽然中间经过新综指的改革,但是当时的指数 

股票市场还是保持不错的收益增长。而且只是指数计算,没 

有包括股利之类的收益。然由于现在中国经济增速逐渐减 

缓,面临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而房地产泡沫、产能过剩 

和地方债务等问题也一直影响着经济,经济发展面临着滞胀 

的风险,股市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便跌到2 000多。而美 

在1 100左右,就没有去进行分开计算,而且市场也不会出现 

这种错误。以上基于所选取的指数的时间点的特殊性,以及 

时间段的长短做出了简单分析,由于时间结点是一致的,下面 

的对比就不再提及这点。 

・-—— 

146--—— 

对比第二组数据,深成的收益高于上证,是上证的1.27 

倍。这是因为深成选取的样本股远远少于上证,从投资组合 

理论上看,虽然股票选择量达到2O个样本股以后,波动差异 

不是很明显,但0.27还是反应了区别。而深成选择的样本股 

助企业上市融资,让投资者有更多的选择好事,经济学中的 

选择越多越好,现在却被认为是“洪水猛兽”,那些能从很大 

程度上影响股市的力量,是在众多投资者的博弈中脱颖而出 

的,对于IPO,可能更多的认为只是上市公司的一种圈钱行 

都是行业中具有代表性,大盘股,流动性好的,同样的上证因 

为样本多,盘子大,需要带动的资金力量也因此要大,但这只 

能说明深成的收益区间会大于上证的收益波动区间,而深成 

收益率高,主要还是因为期初指数1 000的原因,低估了指数 

的价格。第二组数据所选的时间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也较 

为迅速。 

为,并不是为投资者谋利。缺乏良好的退市和监督机制,也 

就类似于只能选择欢迎和留下,却不能选择送走,那可供的 

选择从维度上减少了,有的只是量上的增多,会产生边际递 

减的效果,而且人们经历过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影响的市 

场重复博弈后会变得很理性,不得不承认IPO的前景不是很 

乐观。而在11月30日证监会公布了相关的方案,IPO重启 

对比第i组数据,中小板高于深成,深成高于上证。首先 及一些相关概念的提出,除却周一的证券股上涨,作为市场 

中小板上市的企业流通值低于主板同时企业大多处于成长 的反应外,但目前指数的反应与之前仍无太多变化。 

期,而且股票所处的行业也大多是比较有前景性的行业,如 

同新兴市场的高增长一样,相对于成熟期的企业而言,基本 

五、总结 

面上就有高收益和高成长的预期,但也意味着相对于主板有 通过上述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很大的波动性,可以用投资学中的“小公司效应”来解释,对 

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已经被多次探讨了,在成熟的发达国 

于创业板方面也是如此。同时一些相应的预期理论加重了人 

家,金融的发展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成熟而且尖端,但这都是 

们对预期情况的关注。中小板指数也受到了期初1 000低估 

以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的,虚拟经济是能帮助实体经济更 

指的影响收益高。而第三组的时间背景下,金融市场的迅速 好的发展,有效的投资融资,发挥金融机构应当有的作用,两 

发展所占比重大,加之经济的发展,这组的平均收益最高。 

者虽然互相联系,但是却又是分开的。而现在的股票市场是 

对比第四组,创业板高于其余三个,同时三个都为负,而 否真实地反映了真实经济的情况,不清楚,但前段时间出现 

中小板要好于剩下两个,上证好于深成。创业板指数相对于 上证指数跌破两千点,而后又回到了2200左右,与6000点 

其他三个指数,选取的公司样本流通值更小,当然企业的成 

时相比,不得不说现在的市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长空间也更大,行业特性更明显,“小公司效应”也是如此,但 本文对于中国股市的投资收益分析,只是基于期初指数 

不确定性也更多。作为对风险的补偿,较高的收益,也是合理 

与期末指数,运用简单的复利计算的收益率,而且因为期初 

的。宏观层面上看这段时间的背景是金融危机的后时代,同 

都是以各个指数的基期为基准,越早进入股市,进入新的板 

时也是政府实施4万亿投资的后时代,市场的对于这段时期 

块,能有不错的收益,体现出长期持有的年化收益。同时就四 

的反应是这样,三个板块的累积收益为负,不及银行存款利 

个时期较为突出的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当然由于时间点的 

率和国债回购率,同时这段时期也出现了IPO停止的情况, 特殊性,指数的收益还是较为正确地反映了各个指数的特 

虽然不能简单地评论IPO对市场的影响是好是坏,但基于整 点,也不排除有其他情况的出现。股指衡量的是股票市场的 

个大环境的影响下,市场的反应更多的是负面,IPO本是帮 总体价格水平及变化趋势,所以偏重于宏观分析。 

参考文献: 

【l】【美】滋维・博迪,亚力克・凯恩,艾伦J.马库斯.投资学(第9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美】威廉・F.夏普.投资学(第5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美】弗兰克・J.法博齐,弗朗哥-莫迪利亚尼.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M].汪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8版)【M】.萧琛,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5】[美】杰弗里・萨克斯,费利普・拉雷恩.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M】溃方域,等,译.北京:格致出版社,2004. 

【6】【美]弗雷德里克・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九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7】孙霄钟,高峰,马普蕴,崔文迁.上证综指脱离中国经济吗——兼论如何改进上证综指fJ].金融研究,2007,(9). 

【8】徐建国.中国A股指数的过渡波动fJ1_金融研究,2010,(8). 

【9】胡一郎.股票发行政策的博弈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5). 

【责任编辑陈凤雪】 

-——

147--—— 


本文标签: 指数经济收益市场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