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129711
2024年6月17日发(作者:股市缠论指标公式)
第21卷第3期
运 筹 与 管 理
Vo1.21,No.3
2012年6月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SCIENCE
Jun.2012
中国股市跨行业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研究
王苏生, 李志超, 舒建平, 兰召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东深圳518055)
摘要: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两种重要的金融异象,质疑了有效市场假说。本文以2000—2009年的A股上市
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不同的形成期搭配不同的持有期下的投资策略考察了中国股市跨行业动量效应和反转效
应。研究结论表明:在沪深A股市场,按下游行业收益率排序的零投资策略主要表现为动量效应,按上游行业收
益率排序的零投资策略主要表现为反转效应。从短期来看,跨行业动量或反转效应普遍不显著。持有期中长
时,结果的显著性明显提高。跨行业动量或反转效应通过CAPM、Fama—French、Carhart模型调整后仍然显著。
关键词:金融学;动量效应;零投资策略;反转效应;跨行业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21(2012)03-0187—06
Cross-industry Momentum and Reversal in the China Stock Market
WANG Su-Sheng,LI Zhi—Chao,SHU Jian-ping,LAN Zhao-hua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henzhen 5 1 8055,China)
Abstract:Momentum and reversal effects are two kinds of important anomalies which challenge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Based on the sample data of the Chinese listed firms during 2000—2009,this paper uses investment
strategy under different formation periods and holding periods to study the cross-industry momentum and reversal
effects in the China stock market.0ur main results show that the zero investment according to returns of down.
stream industries mainly has momentum effects and the zero investment according to returns of upstream indus.
tries mainly has reversal effects.In a short period.cross.industry momentum or reversal effects are not usually
signiifcant.In a middle period and a long period,cross—industry momentum or reversal effects are usually signifi.
cant.After controlling CAPM,Fama-French 3-factor model,and Carhart model,the resu]ts are still significant.
Key words:finance;momentum effects;cross—industry;zero.investment;reversa]effects;cross.industry
0 引言
自De Bondt和Thaler…提出采用反转策略可以产生超额收益,Jegadeesh和Titman[2 论证惯性效应现
象以来,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股票收益率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异象进行实证研究和原因探究。这些
研究结果表明股票收益率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与有效市场假说理论(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形成矛
盾,对其可靠性形成挑战。 .
早期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研究主要集中于个股现象的研究。在个股研究中,动量效应指买人过去表
现良好的个股并卖出过去表现不佳的个股能够产生超常收益,也称惯性效应;反转效应则指买人过去表现不
收稿日期:2011一O8.3O
基金项目:中圆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100480988)
作者简介:王苏生(1969-),男,湖北洪湖人,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金融市场;李志起(1978.),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工程。行
为金融;舒建平(1975-).男。博士后,研究方向:资本市场理论,证券投资;兰召华(1976.),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工程。
188 运 筹 与 管 理 2012年第2l卷
佳的个股并卖出过去表现良好的个股能够产生超常收益,也称反向效应。后来Moskowitz和Grinblatt[3 发现
行业惯性效应可以解释大部份的个股惯性现象,开始有学者对行业惯性效应和反转效应进行分析。行业动
量效应,则是指买人过去一段时间内收益率较高的一个(或几个)行业的股票、而卖出收益率较低的行业股
票,可以获得显著的收益;行业反转效应刚好相反。Grundy和MartinI4]、Swinkels 进一步验证了美国和欧洲
股票市场存在行业动量效应现象,Du 检验了美国市场中行业组合收益率的动量和反转效应。
最近,一些学者发现,在不同行业之间也存在着跨行业的动量效应现象。Cohen和Frazzini"1、Menzly
和Ozbas 陆续验证了供应链关联公司或行业之间的收益率存在着可预测性,他们把这种现象归因于信
息在市场之间的逐渐扩散以及投资者的有限注意特征。Cohen和Frazzini在有效注意假说基础上检验了
供应链关联资产存在着领先-滞后效应,因此供应链关联公司间能够进行股票收益率预测。他们采用了公
司层面的顾客-供应商关系数据,发现顾客公司的上月收益率可以预测供应商公司下月的收益率,而且这
种效应是十分显著的。在采用Fama—French的三因素模型估计异常收益后,他们发现这种领先.滞后效应
可以产生累计18%的年超额收益。Menzly和Ozbas认为供应链关联行业之间存在跨行业动量现象,该文
假设存在供应链关联关系的公司应该在经济表现上是相关的,因此,顾客行业业绩表现的消息不仅影响其
自身的股票价格,同时也影响它的供应商行业的股票价格;反之亦然。如果在股市中存在着信息的缓慢扩
散效应,那应该可以观察到顾客.供应商关系的行业股票收益率的领先一滞后效应。Menzly and Ozbas运用
美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得到了行业层面的供应链关联行业关系,验证了跨行业动量现象。Shahrur、Beeher、
Rosenfeld 采用与Menzly和Ozbas类似的方法,使用除美国以外的22个发达国家的数据样本,发现顾客
行业领导供应商行业的收益。
对于惯性效应和反转效应异象的解释则有很多不同方面。包括从传统金融理论角度解释的风险补
偿、数据挖掘等原因,但这些解释受到越来越多实证研究的挑战;以及从行为金融学角度所作的解释,代表
性的有Daniel、Hirshleifer和Subrahmanyam(DHS),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Hong和Stein o
在国内研究方面,进行个股动量和反转效应研究的相对较多,与欧美市场相比,中国股票市场的个股
动量和反转效应得到了不完全相同的结论。从行业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少,比如杜敏杰、林寅 …,何众志、
苏冬蔚 u分别采用了中信标普分类的行业周数据对超短期和短期行业动量进行分析。在跨行业动量和
反转效应方面,还缺乏相应的研究。因此,本文探讨了在中国股市采取跨行业动量策略或反转策略是否能
够获得显著的利润。本文使用在个股和行业动量研究中普遍采用的不同的形成期搭配不同的持有期下的
组合投资方法进行分析,结论显示,在中长期,我国股市存在着跨行业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
1 研究设计
1.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在行业分类方面,本文参考Menzly和Ozbas的方式,采用投入产出表部门划分与上市公司行业分类
对应的方法对行业进行分类。将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上市公
司分类与代码》(JR/T 0020.2004)中的附表《本标准与国家标准GB/T 4754 ̄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的类目对照表》以及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目录与代码、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与工业行
业小类对照等将各年的投入产出表行业分类对应,并与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进行对应。
1992年及以后的中国投入产出表采用了国际通用的表式,为SNA式投入产出表。在投入产出表部门
划分上,分为I级和II级分类。尽管II级分类更加详细,但由于采用II级分类将导致每个行业中的样本
量太少,因此本文采用I级分类。由于1987年表与后面各年的表式有所不同,将其剔除。1992年表、1997
年表、2002年表、2007年表的出版日期分别为1991、1996、1999、2006、2009年,而本文的股票相关数据仅
包括到2009年,为了避免前视偏差(采用了在研究期无法得到的信息会产生前视偏差),将2007年投入产
出表剔除。考虑到上述公司数量在1997年前样本量较少,最终我们选取1997年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
数据进行分析。投入产出表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库。
在行业分类确定后,我们对个股所属行业进行了处理。如果公司所属行业发生了变化,根据公司的行
业变更公告和年报的主营业务变更的情况进行手工调整。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是从2001开始发
布标准,在2000年之前的年报中没有主营业务所属行业信息。因此,本文只选取了2000年之后的数据进
第3期 王苏生,等:中国股市跨行业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研究 189
行分析。以沪深所有A股为样本,剔除了没有对应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较少的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
业、邮政业,行业信息不明确的综合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品废料、其他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涉及公
共服务范畴的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综合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
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在类似研究中普遍去掉的金融保险业。由于电力、燃
气、水的供应业在上市公司行业分类中为一个大类,因此将投入产出表中分列的电力、燃气、水的供应业的
投入产出数据合并为一个行业。最终获得24个行业。
因此。最后研究样本期间选定为2000.1~2009.12,研究中使用的上市公司收益率及财务数据等来自
国泰安数据库(CSMAR)和WIND数据库。
1.2变量定义与度量
(1)行业收益率
计算上游行业收益率和下游行业收益率,根据投入表的数据得到(Menzly¨ )。
Ri
R 一 d
s
,
t
・
‘
其中R...是f行业在t月末的流通市值加权收益率, 『.1是属于 行业的-『公司在t月末的考虑现金红利再
投资的月个股回报率, 一。是_『公司在t一1月末的流通市值,R 是i行业的上游行业收益率,R0是i行业
的下游行业收益率,C¨(C“)为从行业J}(£)到行业£(k)的投入产出表货物和服务流量。
我们使用投入产出表滚动衡量上下游关联行业的关系,一旦有新的数据出来时就采用新调查表的数
据,因此在2000到2006年行业收益率计算采用1997年投入产出表数据,在2007~2009年行业收益率计
算采用2002年投入产出表数据。
(2)MKT、SMB、HML、MOM的定义
MKT因子:为月市场组合收益率与月无风险收益率之差,其中月市场组合收益率是所有在沪深A股市场上
市的股票按流通市值加权平均计算的月收益率,月无风险利率以三个月定期储蓄利率折算的月利率代替。
SMB因子和HML因子:本文以t+1年6月底的流通市值来度量t年的公司规模(SIZE)。以第t一1
年末的权益账面价值与第t~1年l2月31日流通市值的比值来度量t年的账面市值比B/M。根据股票
每年6月末流通市值Size的大小按照中位数分为s和B两组;同时,根据t一1年末账面市值比B/M的值
按照30%、40%和30%的比例分成H、M、L三组;将以上两重分组交叉,得到6个股票组合S/L、S/M、
S/H、B/L、B/M、B/H,分别计算6个组合在t年7月至t+1年6月的每月平均收益率;然后,按照下列公
式计算SMB和HML的值,每年6月末重复一次:
SMB=(S/L+S/M+S/H)/3一(B/L+B/M+B/H)/3
HML=(S/H+B/H)/2一(S/L+B/L)/2
MOM因子:根据前12个月到前1个月期间个股收益率由大到小将股票按照30%、40%和30%分成
w、M、L三组,MOM的值等于前11个月表现较好的前30%的赢家股票组合w的平均收益率减去表现较
差的后30%的输家股票组合L的平均收益率。
1.3研究方法
采用类似Jegadeesh和Titman的方法计算不同的形成期搭配不同的持有期下的投资组合策略,具体
方法如下:首先计算行业收益率,包括是 行业收益率尺 、 行业的上游行业收益率R 、£行业的下游行业
收益率R2;然后,分别计算上游行业、下游行业在过去.,个月的累计收益率,并按其大小排序,将表现最好
的20%作为赢家组合,表现最差的20%作为输家组合;接着以买人持有方式计算赢者、输者组合在组合形
成后的K个月内的平均月收益率,.,、K分别选择1、3、6、9、12、24、36个月,共检验49种 . 策略。对于每
一
个J—K策略,考虑买入赢者组合、卖出输者组合的零投资策略。采用重叠抽样方法进行计算。考虑到重
叠抽样方法可能会导致自相关性和异方差性,在下文模型估计时采用Newey.West方法调整t值。
2实证结果及分析
2.1 按下游行业收益率排序的动量和反转效应检验
按下游行业排序的动量和反转效应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正值代表存在动量效应,负值代表存在反转效应。
190 运 筹 与 管 理 2012年第21卷
注:’、”、…分别表示在10%、5%、1%的水平下显著。单位为日分之一。
我们发现实证结果呈现如下特点:
(1)零投资组合普遍表现为动量效应。在49种组合中,除3种表现为反转效应外,其余均表现为动
量效应。有12种组合表现显著,均为动量效应;
(2)持有期较短时(1—3个月),t检验结果均不显著,这与刘博、皮天雷Ⅲ 对于个股惯性和反转效应
的结论类似;
(3)持有期中长时(6—36个月),t检验结果的显著性明显提高;
(4)形成期较短时(1—3个月),零投资组合均表现为动量效应,但显著的较少,形成期为6个月时,
显著的动量效应明显增多,到形成期9个月到24个月时,t值显著的又普遍减少,但到形成期36个月时,
零投资组合则大多为显著的动量效应;
(5)最高收益出现在较长的形成期搭配较长的持有期[36,24])。
2.2按上游行业收益率排序的动置和反转效应检验
按上游行业排序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实证结果如表2所示。正值代表存在动量效应,负值代表存
在反转效应。
表2按上游行业收益率排序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检验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l0%、5%、1%的水平下显著。单位为百分之一。
第3期
实证结果表现为:
王苏生。等:中国股市跨行业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研究 191
(1)零投资组合普遍为反转效应。在49种组合中,除8种表现为不显著的动量效应外,其余均表现
为反转效应。有17种组合表现为显著的反转效应;
(2)与按下游行业排序的零成本组合类似,持有期较短时(1—3个月),t检验结果均不显著;
(3)与按下游行业排序的零成本组合类似,持有期中长时(6—36个月),t检验结果的显著性明显提高;
(4)形成期较短时(1—3个月),t值显著的较少,随着形成期到9个月开始,显著的反转效应逐渐增多;
(5)最高收益出现在较长的形成期搭配较长的持有期([36,36])。
3稳健性检验
上述动量和反转效应是否由于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承担风险不一致所导致呢?或者由于个股动量效应
导致呢?为了验证上述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本文分别采用CAPM、Fama.French、Carhart四因素模型对表1和
表2进行风险调整。在表1和表2中表现不显著的组合,按下游行业排序的零投资组合分别经调整后的结果
仍然不显著。按上游行业排序的零投资组合分别经调整后的结果大部分不显著,只有组合[9,1]表现显著,此
处未列出。限于篇幅关系,本文仅列出在表1和表2中表现显著的检验结果,结果见表3和表4。
表3按下游行业排序的零成本组合经CAPM、FF、Carhart调整的检验绪果
注:‘、”、‘‘分别表示在10%、5%、1%的水平下显著。单位为百分之一。
表4按上游行业排序的零成本组合经CAPM、FF、Carhart调整的检验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10%、5%、1%的水平下显著。单位为百分之一。
192 运 筹 与 管 理
rL rL r}rL rL rL rL
2012年第21卷
从表3、表4中可以看到,绝大部分零投资策略组合利润在控制了市场风险、规模效应、B/M效应、个
l 2
1{
3 4
1;
5 6 7 8 9
1i
股动量效应后仍然显著,表明上述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具有相当的稳健性。
4研究结论
本文对中国股票市场的跨行业动量和反转效应进行实证检验。我们发现:我国股市的跨行业动量或
反转效应,短期来看不显著,从中长期来看,显著性明显提高。按下游行业收益率排序的和按下游行业收
益率排序的零投资策略的结果表现不同。前者主要表现为动量效应,后者主要表现为反转效应。在通过
CAPM、Fama.French、Carhart模型控制市场风险、规模效应、B/M效应、个股动量效应后跨行业动量或反转
效应仍然显著。
参考文献:
De Bondt W F M,Thaler R H.Does the stock market overreaction[J].Journal of Finance,1985,40(3):793—808.
Jegadeesh N。Titman S.Returns tO buying winners and selling losers:implications for stock market efficiency[J].Journal of
Finance,1993,48(1):65-91.
Moskowitz T J,Grinblatt M.Do industries explain momentum[J].Journal of Finance,1999,54(4):1249—1290.
Grundy B D,Martin J S.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the risks and the source of the rewards to momentum investing[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1。14(1):29—78.
Swinkels L.International industry momentum[J J.Journal of Asset Management,2002,3(2):124—141.
Du D.Momentum and reversals in industry portfolio returns[J].Intern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9,33:50—63.
Cohen L,Frazzini A.Economic links and predictable returns[J].Journal of Finance,2008,63(4):1977-2011.
Menzly L,Ozbas O。Market segment ̄ion and cross predictability of returns[J].Journal of Finance,2010,65(4):1555—1580.
Shahrur H K,Becher Y L,Rosenfeld D.Return predictability along the supply chain:the international evidence[J].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2010,66(3):6O-77.
[1O]
杜敏杰,林寅.行业动量盈利性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45・48.
hi,Su Dongwei.Price manipulation and industry momentum—evidence from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R]
[11]
He Zhongz
Working paper,2007.
Menzly L,Ozbas O.Cross.industyr momentum[R].Working paper,2005.
[12]
刘博,皮天雷.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来自中国沪深A股市场的新证据[J].金融研究,2007,(8):154—166
[13]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中国股市跨行业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研究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bdxgw.com.cn/zhishu/1718613874y45237.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