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29711


2024年6月27日发(作者:新华财经伦敦股市25日下跌)

股市量价关系理论

杨长汉1

在技术分析中,研究量与价的关系占据了极重要的地位。成交量是推动股价上涨的原

动力,市场价格的有效变动必须有成交量配合,量是价的先行指标,是测量股票市场行情

变化的温度计,通过其增加或减少的速度可以推断多空战争的规模大小和指数股价涨跌之

幅度。然而到目前为止,人们并没有完全掌握量价之间的准确关系。这里仅就目前常用的

量价关系理论进行介绍。

第一节 成交量与股价趋势的分析

1.价格随着成交量的递增而上涨,为市场行情的正常特性,此种量增价升的关系,表

示股价将继续上升。

2.在一个波段的涨势中,股价随着递增的成交量而上涨,突破前一波的高峰,创下新

高价,继续上扬。然而,此段股价上涨的整个成交量水准却低于前一个波段上涨的成交量

水准。此时股价创出新高,但量却没有突破,则此段股价涨势令人怀疑,同时也是股价趋

势潜在反转信号。

3.股价随着成交量的递减而回升,股价上涨,成交量却逐渐萎缩。成交量是股价上升

的原动力,原动力不足显示出股价趋势潜在的反转信号。

4.有时股价随着缓慢递增的成交量而逐渐上升,渐渐地,走势突然成为垂直上升的喷

1

本文由中央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教师、金融学博士杨长汉(笔名杨老金)编写

发行情,成交量急剧增加,股价跃升暴涨;紧随着此波走势,继之而来的是成交量大幅萎

缩,同时股价急速下跌。这种现象表明涨势已到末期,上升乏力,显示出趋势有反转的迹

象。反转所具有的意义,将视前一波股价上涨幅度的大小及成交量增加的程度而言。

5.股价走势因成交量的递增而上升,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并无特别暗示趋势反转的信

号。

6.在一波段的长期下跌形成谷底后,股价回升,成交量并没有随股价上升而递增,股

价上涨欲振乏力,然后再度跌落至原先谷底附近,或高于谷底。当第二谷底的成交量低于

第一谷底时,是股价将要上升的信号。

7.股价往下跌落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此时随着日益放大的成交

量,股价大幅度下跌;继恐慌卖出之后,预期股价可能上涨,同时恐慌卖出所创的低价,

将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破。因此,随着恐慌大量卖出之后,往往是(但并非一定是)

空头市场的结束。

8.股价下跌,向下突破股价形态、趋势线或移动平均线,同时出现了大成交量,是股

价下跌的信号,明确表示出下跌的趋势。

9.当市场行情持续上涨数月之后,出现急剧增加的成交量,而股价却上涨无力,在高

位整理,无法第三向上大幅上升,显示了股价在高位大幅振荡,抛压沉重,上涨遇到了强

阻力,此为股价下跌的先兆,但股价并不一定必然会下跌。股价连续下跌之后,在低位区

域出现大成交量,而股价却没有进一步下跌,仅出现小幅波动,此即表示进货,通常是上

涨的前兆。

第二节 涨跌停板制度下的量价关系

由于涨跌停板制度限制了股票一天的涨跌幅度,使多空的能量得不到彻底的宣泄,容

易形成单边市。很多投资者存在追涨杀跌的意愿,而涨跌停板制度下的涨跌幅度比较明确,

在股票接近涨幅或跌幅限制时,很多投资者可能经不起诱惑,挺身追高或杀跌,形成涨时

助涨、跌时助跌的趋势。而且,涨跌停板的幅度越小,这种现象就越明显。目前,在沪、

深股票市场中,ST板块的涨跌幅度由于被限制在5%,因而它的投机性也是非常强的,涨

时助涨、跌时助跌的现象最为明显。

在实行涨跌停板制度下,大涨(涨停)和大跌(跌停)的趋势继续下去,是以成交量

大幅萎缩为条件的。拿涨停板时的成交量来说,如果某只股票在涨停板时没有成交量,那

是卖主目标更高,想今后卖出好价,因而不愿意以此价抛出,买方买不到,所以才没有成

交量。第二天,买方会继续追买,因而会出现续涨。然而,当出现涨停后中途打开,而成

交量放大,说明想卖出的投资者增加,买卖力量发生变化,下跌有望。

与此,若跌停,买方寄希望于明天以更低价买入,因而缩手,结果在缺少买盘的情况

下成交量小,跌势反而不止;反之,如果收盘仍为跌停,但中途曾被打开,成交量放大,

说明有主动性买盘介入,跌势有望止住,盘升有望。

在涨跌停板制度下,量价分析基本判断为:

1.涨停量小,将继续上扬;跌停量小,将继续下跌。

2.涨停中途被打开次数越多、时间越久、成交量越大,反转下跌的可能性越大;同样,

跌停中途被打开的次数越多、时间越久、成交量越大,则反转上升的可能性越大。

3.涨停关门时间越早,次日涨势可能性越大;跌停关门时间越早,次日跌势可能越大。

4.封住涨停板的买盘数量大小和封住跌停板时卖盘数量大小说明买卖盘力量大小。这

个数量越大,继续当前走势的概率越大,后续涨跌幅度也越大。

不过,要注意庄家借涨停板制度反向操作。比如,他想卖,先以巨量买单挂在涨停位,

因买盘量大集中,抛盘措手不及而惜售,股价少量成交后收涨停。自然,原先想抛的就不

抛了,而这时有些投资者以涨停价追买,此时庄家撤走买单,填卖单,自然成交。当买盘

消耗差不多了时,庄家又填买单接涨停价位处,以进一步诱多;当散户又追入时,他又撤

买单再填卖单……如此反复操作,以达到高挂买单虚张声势诱多,在不知不觉中悄悄高位出

货。反之,庄家想买,他先以巨量在跌停价位处挂卖单,吓出大量抛盘时,他先悄悄撤除

原先卖单,然后填写买单,吸纳抛盘。当抛盘吸纳将尽时,他又抛巨量在跌停板价位处,

再恐吓持筹者,以便吸纳……如此反复。所以,在此种场合,巨额买卖单多是虚的,不足以

作为判断后市继续先前态势的依据。判断虚实的根据为是否存在频繁挂单、撤单行为,涨

跌停是否经常被打开,当日成交量是否很大。若回答为是,则这些量必为虚;反之,则为

实,从而可依先前标准作出判断结论。

2

2

本文由中央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教师、金融学博士杨长汉(笔名杨老金)编写


本文标签: 股价成交量下跌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