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29711


2024年7月1日发(作者:厦门半导体产业联合会)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技术创新发展趋势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753(2011)02—0001—08 

基金项目:北京市软科学项目“北京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ZlO1108002110037)阶段性成果。 

第一作者简介:刘颖琦(1971一),女,山东烟台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 

高宏伟(1966一),陕西米脂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技术 

创新发展趋势与对策 

Trends and Measure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Chinese New En— 

ergy Vehicle Industry Alliance 

刘颖琦,高宏伟 

LIU Ying—qi,GA0 Hong—wei 

摘要:本文通过访谈和数据搜集,应用UCINET软件绘制中国新能源汽车联盟网络图,细致 

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现状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 

技术创新发展趋势的三个方面,联盟伙伴选择、技术创新平台搭建和组织管理创新进行深入 

探讨,最终提出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技术创新能力的思路超越和管理超越的两大超 

越对策。 

关键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技术创新发展趋势 

Abstract:Through interviews and data collection,paper applicants UCINET software to draw Chinese 

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y alliance network map and giv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Chinese new ener— 

yg automotive industyr allianc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Based on the analysis,paper does in— 

depth study on the three influence factor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ese new ener— 

yg vehicle industry alliance.Finally,paper draws the measures of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new ener- 

yg vehicle industry alliance with the idea beyond and management beyond. 

Key words:Chinese new energy vehicle;industry allinace;trend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2011 02科学决策l 

新能源汽车作为世界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发 

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能够解决能源安全,二氧 

化碳减排,国际金融危机等问题,更能够促进新技 

术革命,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带动产业升级,因此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快 

速发展。自2009年中国第一辆自主品牌的量产新 

能源汽车——长安杰勋进入市场,到2010年底,已 

经有家企业的整车产品。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过去二十年里,由于新能 

源汽车技术复杂程度高,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 

研发需要掌握多种学科分支,而这样的技术只有 

很少几家企业掌握,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 

新主要采用产业联盟这样一个最重要的组织形式 

来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如2010年丰田汽车和其他 

日本车企宣布成立日本电动车联盟,称为CHA. 

deMo。联盟成员主要代表有丰田汽车、日产汽车、 

三菱汽车、富士重工和东京电动车动力公司。包 

括这五家主要成员在内,总共有160家公司加入了 

该联盟,其中包括外资公司和政府机构 ]。 

联盟是两个或更多的公司自愿的合作协议旨 

在实现通过合作获得优势(Das and Teng, 

2000) J,组合企业形成的产业联盟的形式来克服 

与新产品开发相关的固有风险,控制创新的过程 

和获得更好的结果已经获得共识(JARILLO,1988; 

Gulati et a1.,2000) j。在借鉴国外新能源汽车 

产业联盟发展的基础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产 

业联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自2009年3月我国第 

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北京新能源汽车产 

业联盟成立,截止2010年底,我国已经建立了近 

30个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截止2010 

年底在公开的信息渠道可以查到,以新能源汽车 

产业联盟为关键词的各种联盟)。 

下面我们在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 

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 

2科学决策2011 02 

业联盟创新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对策。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现状 

中国新能与汽车的范围定义主要采用2009年 

6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生 

产企业及产品准人管理规则》中的新能源汽车的 

范围定义。即“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 

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 

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 

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 

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具体包括:“混合动力汽 

车、纯电动汽车(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 

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 

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简而言之,新能源 

汽车即指在燃料或动力系统上与传统内燃机汽车 

有所区别的汽车(工信部,2009) J。关于产业联 

盟的定义非常宽泛,本文我们采用Gulati(1998) 

给出的联盟定义是“任何独立发起的涉及企业间 

交流、共享和共同发展的联系”。 

目前中国国内有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联盟主 

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在各自区域内成立的联盟,第 

二类是国家层面成立的联盟;第三类是国内外企 

业一起成立,被命名为国际联盟。在中国首先成 

立的是区域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2009年3 

月13日,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作为中国第一 

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正式开始运行。随着北京 

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成立,重庆、湖北、上海、天 

津、吉林、浙江、广州、安徽和成都等地成立了各自 

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联 

盟的数量已经接近3O个。在这些联盟中,既有国 

家层面、地区层面还有所谓的国际层面的新能源 

汽车产业联盟;既有涵盖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链 

条的联盟还有只覆盖生产和市场服务链条的产业 

联盟:既有涵盖60多个成员单位的大联盟也有只 

涵盖2个成员单位的小联盟;既有组成成员涵盖国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技术创新发展趋势与对策 

外企业的联盟也有组成成员只涉及国内企业的联 

盟。同时,各个联盟的章程也有较大的差别,有的 

联盟要求联盟成员之间联合采购,有的联盟没有 

强制要求。 

术研发较强的资金支持,如重庆长安投入25.2亿 

元进行技术研发(长安汽车,2010),一汽集团在十 

五期间,新能源汽车领域投入研发费用达3亿 

元,获得65项专利、有38项发明专利获得美国专 

利局授权(国资委,2010) 。 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种类和组成 

成员复杂,但从技术研发的角度可以看到,大多数 

的产业联盟的组成成员具备较强的研发实力,从 

2009年的专利统计数据可以看大,位居专利申请 

前15位的主要申请者中的汽车厂商奇瑞、比亚迪、 

为了清晰地反映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 

现状,我们应用UCINET(Borgatti,Everett,&Free— 

man,2002)建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网络(图 

1) j。我们采用联盟的数据建立一个组织——组 

织二元对称矩阵,明确不同企业问相互关系以及 汽、长安,以及研究机构的清华大学、重庆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吉林大学等都在不同 

的产业联盟中作为组成成员存在。同时,产业联 

个特定企业在不同联盟中都存在时的相互关系 

(联盟数据来自各公司的网站,以及我们对各企业 

的访谈)。 

盟中的核心成员单位也都给予新能源汽车产业技 

图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网络 

2011_02科学决策3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特点 形成横向联盟,从而达到商业化的初期;企业还可 

(一)大多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呈现关 以通过联合下游企业获得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知 

联关系,只有很少几个联盟处于主要联盟之外 

识形成下游联盟,从而实现商业上可行的技术到可 

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网络中可以看出, 

销售的产品的过程。 

中国绝大多数产业联盟通过一些共同的成成员单 在各个区域以整车厂为核心建立的新能源汽 

位实现了关联,这些共同的组成成员既有科研单 车产业联盟主要构成为上游联盟和下游联盟的混 

位,如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 合联盟,以2009年3月13日成立的第一个新能源 

也有通过整车厂及下属子公司之间的联系建立关 

汽车产业联盟——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为例, 

联,如东风汽车与东风云南,一汽集团与天津一汽 就集合了包括上游(零部件厂商和大学等)和下游 

等,也有通过零部件厂商及其下属子公司之间的联 

企业(公交集团)的联盟;这其中奇瑞建立的电动车 

系建立关联,如春兰电池与春兰清洁能源研究院 

产业联盟是一个下游联盟的典型案例,该联盟的目 

等。我们所选取的产业联盟中,只有3个产业联盟 标是促使电动车可以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形成。国 

在游离在现有产业联盟相互关联之外,它们分别是 家层面建立的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则是一个集合 

成都、锦州和河南的产业联盟,由于这3个联盟中的 

上游、下游和横向联盟在内的混合联盟;另外一个 

成员单位与其他联盟没有关联,因此,这三个产业 

国家层面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TOP10)是一 

联盟与整个产业联盟之间缺乏联系。 个典型的横向联盟,由国内销售额位居前十名的本 

(二)大多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是多种 土整车企业构成。 

联盟的混合体,尽管地区和国家层面形成的联盟的 (三)各产业联盟的成立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构成各有不同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成立受到了各级 

目前产业联盟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新能源汽 政府的大力支持。以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 

车产业联盟的分类较多,我们常见的有国家联盟, 威力,长安新能源汽车公司的持股人中,长安集团 

如央企电动车联盟,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被称为国 控股65%,重庆市科委下属的一家公司占35%股 

家层面的联盟;区域联盟,如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 份。在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成立时,重庆市 

联盟,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吉林省新能源 

拨付10亿元财政资金,为进入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汽车产业联盟等被称为区域层面的产业联盟;国际 

的企业提供资本金补助,并在土地、税收、物流配 

联盟, ̄xndL汽福田和IBM,美国伊顿等成立的联盟被 

送、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方面给予一系列政策支 

称为国际联盟。 

持。2010年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的成立得到国资 

为了有效地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进行研究, 

委安排的13亿元用于支持电动车共性技术平台建 

本文根据产业价值链中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将中 设,今后几年还将获得持续的支持(国资委, 

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分为三类(Baum et a1., 

2010) 。 

2000)l9],企业可以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通过合作 

(四)大学和科研机构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组 

上游伙伴从事基础的、早期的研究阶段形成上游联 成存在于大多数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 

盟;企业也可以联合其他技术企业共享资源和技术 

根据UCINET建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网络 

4科学决策 "{]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技术创新发展趋势与对策 

图,我们可以看到部分大学,如清华大学参与多个 短,产业联盟还处于发展初期,合作伙伴的选择和 

联盟,和多个联盟中的整车厂都有技术研发的合 

管理也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作,而部分大学只参与了一个联盟。由于大多数新 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主要以国内合作伙伴为主,未 

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建立的目的之一是将大学和科 

来将结合联盟不同发展阶段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 

研机构的技术研发实力纳入到产业联盟中,提升整 

面上对联盟合作伙伴进行选择,以提升联盟技术创 

个产业联盟技术创新的能力,因此,现有的大多数 新实力。 

联盟中存在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身影,存在多种的大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网络反应出,现有的 

学——企业联系方式。但这样的联系在央企电动 

各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国内成员单位都尽可 

车联盟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中均不存在。 

能地涵盖龙头企业可以覆盖的处于中国新能源汽 

三、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技术创新发展趋势 

车技术研发前端的各个成员,如新能源汽车整车 

由于各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内组成成员技 厂,零部件厂商(电池企业、电机企业和电控企业), 

术的差异性和技术优势不同,以及各个联盟性质不 大学和科研机构,上游以及下游企业,受地域或产 

同,影响各个产业联盟的技术创新的因素和联盟技 业联盟技术创新战略不同,联盟组成成员有一定的 

术创新发展趋势各有不同,我们将从三个主要方面 局限性。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成员选择上,要 

进行分析。 

结合产业联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优势,吸引和 

(一)产业联盟不同阶段,联盟合作伙伴的动态 

选择新的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加入,提升技术创新 

选择是联盟技术创新发展的趋势 能力。 

与之前的成立合资公司不同,在新能源汽车产 

联盟国外组成成员中涵盖IBM、美国伊顿公司 

业领域,越来越多汽车整车厂采用选择合作伙伴的 

和设计公司AEC0M等,与整车厂选择自己传统的 

方式来借外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升技术研发实 零部件厂商不同,国际零部件厂商合作伙伴的选择 

力。为了提高产业联盟的技术研发实力,联盟技术 形成了相互的竞合关系。这其中的合作关系是由 

创新趋势首先体现在对联盟伙伴选择上。 双方自愿组成联盟所体现,但在实际的技术创新过 

由于在联盟的建立之初到联盟终止的整个过 程中,知识产权的界定,研发活动的开展,以及国内 

程中,合作伙伴的选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外成 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实力的提升对这些企业的影 

功的产业联盟通常都有一套完整的程序来选择适 响等都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未来,新能源汽车 

合的合作伙伴,从而为提升产业联盟的技术创新实 产业联盟国外成员的选择上,要在提升自身研发实 

力提高保证。盟莲花公司(Lotus Corporation)创建 

力的基础上,选择有实力企业和技术研发机构作为 

了35条经验法则,用来解决产业联盟不同阶段的合 产业联盟的合作成员,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的 

作伙伴选择问题。与此相类似的,施乐公司(Xe. 

加盟是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有效 

rox)、甲骨文公司(Oracle)史克必成公司(Smithkline 

路径。 

Beecham)等也都形成了与此相类似的方法,选择哪 

(二)搭建有效率的合作研发平台,是产业联盟 

些适合产业联盟技术创新的合作伙伴。 

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 

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建立时间较 产业联盟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需要联盟内的 

20"02科学决策5 

各个企业和机构在联盟这样一个合作平台上进行, 

(三)产业联盟管理创新为产业联盟技术创新 

产业联盟的建立为技术研发平台的搭建提供了可 

发展提供保障 

能,反过来,通过搭建有效率的产业联盟合作研发 

尽管产业联盟是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一种组织 

平台,又促进了产业联盟技术创新发展。首先,产 

形式,但是联盟的高失败是我们所不期望看到的, 

业联盟作为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组织形式,为联 

研究表明产业联盟的失败率高达50%以上(Harrig. 

 。。“],而保证联盟成功运转 

盟内的企业信任度的建立提供了基础,在信任度的 

an,1985;Kogut,1989)

基础上,联盟内各成员单位之间在技术创新活动中 

的谈判时间、谈判成本和谈判难度降低,促进了联 

盟内技术创新平台建立。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后, 

联盟内的一汽集团和电池企业的合作充分体现了 

联盟为企业间所搭建的合作研发平台的重要性。 

汽集团和电池企业央企电动车联盟为整车厂和 

电池厂的技术研发提供了平台,双方的合作超越了 

市场条件下的买卖关系,电池厂在以优惠条件提供 

给整车厂电池的基础上,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实现了在联盟内的技术共享。 

产业联盟内部成立了专业委员会或专家委员 

会来知道联盟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以北京新能 

源汽车产业联盟为例,其专家委员会由产业内知名 

专家组成,对产业技术发展方面非常了解,从而有 

能力进行不同领域的技术指导。 

联盟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建立之后,如何使用该 

研发平台必然会面对很多问题和困难,国外公司在 

这方面通过一系列的谈判机制来进行协商和管理。 

礼来公司(Eli Lillly)在其所在产业联盟中,不同合 

作伙伴存在严重的>中突时,建立一系列的争端解决 

程序和功能充当调解人,以帮助解决争端。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发展,技术 

创新的路径的选择和合作研发平台的研发也将遭 

遇一系列争端,未来产业联盟内的专业委员会,专 

家委员会和建立必要的争端解决程序和功能,将 

是提升产业联盟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和 

方法。 

6科学决策2011 02 

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对联盟的管理经验(Anand and 

Khanna,2000) 。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 

成立时间较短,现在联盟是否可以成功的讨论还很 

少涉及,但是国外成功的联盟通过有效的管理创新 

保证技术创新的思路值得我们的产业联盟借鉴。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中的龙头企业 

所拥有的管理知识主要是对零部件厂商的管理知 

识,如何在上游联盟、横向联盟以及下游联盟中有 

效地对联盟内各个成员单位进行管理需要企业进 

行管理创新。 

西方产业联盟成立时间较长,各个龙头企业有 

着较为成功联盟管理知识,国外的成功的联盟都具 

备良好的管理创新的能力,他们通过建立紧密的联 

盟内部管理机构来管理联盟的技术创新活动。 

以惠普公司(HP)的联盟管理创新为例,为了有 

效地进行联盟内部的沟通和交流,提升管理效率, 

惠普公司开发了一个两天的管理课程,该课程在联 

盟内每年上3次。它还创造了在其内部网络管理人 

员通过其内部的培训计划,全公司的联盟首脑会 

议,管理人员参与联盟的虚拟会议的机会。该公司 

还定期派联盟的联盟经理管理学校进行各种商务 

活动。惠普的联盟内成员单位的副总裁作为联盟 

日常管理机构的成员,该日常管理机构每周开会一 

次,就现有的技术研发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 

讨,并提出改进意见,由于该日常管理机构的有效 

运作,使得联盟的技术创新活动的绩效得以大幅度 

提高。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技术创新发展趋势与对策 

礼来公司(Eli Lillly)对它的每一个关键的联盟 

业联盟内部企业以及整个产业联盟的技术创新能 

至少每年一次进行一次健康检查(Health Check), 力,减少不必要的技术投入和浪费。时间短,随着 

用来调查礼来公司联盟管理者和合作伙伴的联盟 

联盟的不断扩大和发展, 

经理。调查结束后,专门功能的联盟经理与特定一 四、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对策 

个联盟的盟主讨论结果,并提供意见或建议,在某 针对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技术创新 

些特殊情况下,礼来公司发现它需要更换其盟主。 的三个影响因素,我们提出思路超越和管理超越作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技术创新管理目前 为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还处于起步阶段,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 

(一)思路超越选择技术创新中合作伙伴和技 

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研发的管理上,由于大 

术研发平台搭建 

学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同于零部件厂商和整车厂 

在产业联盟技术创新中,增强自身的技术研发 

之间的关系,尤其在涉及知识产权归属的问题上需 

实力是每个企业所必须首选的行为,而且这样的思 

要进行多样性的实践来解决,因此目前新能源汽车 

路也在产业联盟发展过程中得到验证。在此基础 

产业联盟的管理创新主要体现在对联盟内部的管 上,每个企业要自身的实际出发,用创新的思路来 

理上。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是联盟管理中必须面 思考合作伙伴的选择,这样才能够通过产业联盟这 

对的首要问题,解决不好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就无 样一个开放的组织形式提升创新能力。随着中国 

法建立起联盟内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无法实现知识 

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发展,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 

共享。 样的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构成较为简单,各个联 

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属于既有激进技术 

盟之间的交叉关系较少,对企业管理联盟的能力要 和增量技术的创新,这样两种技术创新的思路和发 

求较低,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发展使得 展思路有较大的差别,产业联盟在技术创新平台搭 

各整车厂与联盟内的各个成员单位之间,以及联盟 建过程中,首先要重视激进技术和破坏性技术创新 

与联盟之间协调,管理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增加,联 活动的开展,而不是增量技术的创新,这样才能在 

盟内部以及各个联盟之间的合作和竞争关系将会 

未来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同时,充分发挥专家 

越来越复杂,如何管理联盟内部不同于零部件厂商 

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的能力,从技术路线发展上选 

的大学,如何管理位于不同联盟内的大学都需要企 

择适合企业未来的,有竞争力的技术来进行发展。 

业在管理上有所创新。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管理 (二)管理超越构建合理的联盟组织形式,提升 

创新有效地解决诸如涉及知识产权归属、创新活动 

技术创新绩效 

的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对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发展以及技术创 

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绩效至关重要。 新的需要,使得产业联盟的管理创新被提升到一个 

现有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网络中可以 新的高度。尽管产业联盟作为一种提升技术创新 

看到,部分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处于两个甚至三 

的组织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受到重视,但是产业联盟 

个联盟中,如果能很好地处理同~联盟内以及不同 

的失败率是非常高的,大约有超过50%的产业联盟 

联盟间存在管理问题,将会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产 最终以失败告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成立时 

2011 02科学决策、7 

间短,目前尚未提及联盟失败的问题。但随着联盟 

[3]JariHo,J.Carlos(1998).On Strategic Networks.Strateicg 

 Journa1.9(1):31-41. 

数量不断增加,联盟内部以及联盟和联盟之间的管 

Management

ati,R.,Nohria,N.,Zaheer,A.(2000).Strategic Net・ 

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借鉴国外成功的联盟管理经 

[4]Gul

验,超越传统的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管理关系,有效 

work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1:PP.203—215. 

地提升联盟技术创新能力。 

五、结论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发展迅速,具备自身 

鲜明的特点,大多数的产业联盟是以提升技术创新 

能力为首要目的建立起来。通过研究,我们得到如 

下结论: 

1.联盟伙伴的选择,联盟技术研发平台的建立 

以及联盟管理创新是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技 

术创新发展趋势的首要三个因素。 

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技术创新发展 

趋势体现在不同产业联盟发展阶段联盟伙伴动态 

选择过程,在联盟内搭建技术合作研发平台实现技 

术创新以及通过管理创新提升技术创新绩效。 

2.思路超越和管理超越是提升中国新能源汽 

车产业联盟技术创新的两大对策。 

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 

响,实现技术创新的有效手段首先是从发展思路上 

进行改进,思路超越不仅体现在联盟伙伴选择上, 

而且体现在技术研发平台的搭建上。而管理超越 

是实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最终保障。 

参考文献: 

[1]Et本电动车联盟. CHAdeMOchademo.com. 

[2]Das, K.,Teng,B.一S.(2000).A Resource—based The・ 

ory of Strategic AUiances.Journal of Management,26(1):31 

60 

8科学决策2011 02 

[5]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 

规则[EB/OL].http://www.miit.gov.cn/nl 1293472/ 

nl1293832/nl 1293907/nl 1368223l12425871.htm1.2009— 

06—25. 

[6]Gulati Ranjay(1998).1 Alliances and Network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1.Specila Issue:Editor S Choice.19(4): 

293—3l7. 

[7]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www.sasac.gov.cn/ 

[8]Stephen P Borgatti,M G Everett,Linton C Freeman(2002). 

Ucinet for Windows:Software for Social Network Analy— 

sis.Harvard Analytic Technologies.2002. 

[9]Baum,Joel A.C.,Calabrese Tony.Silverman.Brian S. 

(2000).Dont go it laone:alliance network composition nad stra- 

tups performance in Canadian biotechnology.Strategic Manage- 

ment Journa1.Specila Issue:Strategic Networks,21(3): 

267—294. 

[10]Harrigan K (1985).Managing for Joint Venture 

Success.Praeger;New York. 

[11]Kogut B.(1989). e Stability of Joint Ventures:Reci— 

pmeity and Competitive Rivalry.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38;183—198 

[12]Anand B.,Khanna (2000).Dofimrslearnto create val— 

ue?The ca¥e of alliance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1 

(3):295—316 

(本文责编:刘鲁梅) 


本文标签: 新能源汽车产业产业技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