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29711


2024年6月27日发(作者:新能源汽车最新消息股市)

量价分析第一讲

一、 量价理论基础

二、 股票的价格和成交量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寻找成交量和价格之间的必然的逻辑关系,是错误的思维,

应该是根据成交量和价格的变化,来分析大众对这只票的心理和买卖意愿与买卖力道,寻找股价阻力最小的方向,

从而确定该进入市场还是该退出市场。价格的高位和低位一般都是以大换手率为标志的,因为这样才能完成筹码

的派发和收集。

三、 如某只票一路缩量阴跌,突然某日放量上涨,说明之前阴跌时,没人买,现在的放量,是买盘涌入。

为什么很多股票在高位上涨时,不放量还能继续涨呢?因为主力有大量筹码,散户手里没多少筹码,涨,也没人

卖,所以可以缩量继续涨,主力想怎么拉就怎么拉。放量,是有假的,主力可以对倒放出来;缩量,主力是没有

办法做出来的。人们老是抱怨K线和成交量有骗线,那是因为他们识别不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通过量来识

别K线的真伪,也是一种看图的方法,不参照量,光看K线,是容易被骗线迷惑的。单根量也不容易识别的,

一般要通过一组量来识别。放量与缩量,通常能显示大众的心理或主力的心理,所以,做股票,有时只需要的K

线和成交量就够了,不需要太多的指标。什么价涨量升、价涨量缩等等,反映的是买卖的心理状态,也反应了一

只股票的市场状态,根据这种状态来确定可以进入或是不可以进入,这才是正途。如果我们以量升就推测价要涨

等等,想藉此寻求其必然联系,那是误入歧途。大多数人喜欢看股票放量,不喜欢看缩量,其实相当部分的人看

到了“假”的,没去看真的,“放量”只有在关键位置才有意义,除此之外,大多数的放量都没意义的。“关键

位置”,主要是指关键的阻力位和支撑位,一旦这些关键位突破后,就需要看缩量了。要看阻力位和支撑位放不

放量,那么这个阻力位和支撑位主要应该以成交密集区来确定。

四、 下降通道中的股票,缩量阴跌,多半是有人卖,无人买,所以,缩量阴跌的票,多半还要跌。如果一

旦放量,就“有可能”是新的买方力量的增强,真与假,又要通过以后的缩量来加以甄别价量分析,是要结合K

线的所处位置来看的。

1

五、 换手率、涨幅、K线位置、趋势、市场心理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揣度买方和卖方谁是主导。

六、 同一种量价形态,牛市跟熊市分析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不一样,因为市场心理不一样;个股的量价分

析跟大盘的量价分析也有不同,因为个股更注重控盘程度,大盘更注重大众的参与度,更注重入市的资金量。

七、 总之,放量有可能做假,缩量相对较真,重点要从缩量处分析,因为这是主力“不作为”的情况下的

市场状态,是一种相对较真实的状态,从这里缩量来分析是因为买的少还是卖的少,然后再根据趋势和K线的

位置来分析主力是做多的意愿还是做空的意愿,从而决定我们是进场还是观望。当然,缩量与放量,并不一定拿

两天来比较,更多的时候是拿两段时间来比较。我更多的时候是比较换手率。比如,今天某只票的换手率比昨天

的换手率低,就是缩量。多少算放量,多少算缩量,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可以遵循的规律,也没有“放之四海皆真

理”的绝对数据。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势”,即放量的趋势和缩量的趋势,这种趋势的把握来自于对前期走势的

整体判断以及当时的市场变化状态,还有很难说明白的市场心理变化。我通常是以换手率进行研判,从换气率来

把握量的“势”。

八、 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典型的现象是一只股票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地量(换手率大多数时候小于

3%)后,上涨初期需要价量配合,上涨一段后则不同了,主力控盘个股的股价往往越是上涨成交量反而萎缩了,

直到再次放量上涨或高位放量滞胀时反而预示着要出货了。股价的上涨根本没有抛盘,因为大部分筹码已被主力

锁定了,在没有抛压的情况下,股价的上涨并不需要成交量的,股价在下跌过程中不放量是正常现象,实际走势

中往往出现无量阴跌天天跌的现象,只有在出现恐慌性抛盘之后,再次放量才会有所企稳。其实放量下跌说明抛

盘大的同时接盘也大,反而是好事,所以说顶和底都是要以放量为标志的。

九、 股票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我们通过K线图上的阴阳K线和放大或缩小的成交量,能不能管

窥阻力最小的方向呢?如果能,我想,有K线,均线,成交量就够了,不需要太多的指标了。一只股票量的运

行轨迹通常是:一段芝麻量,然后开始温和放量,股价开始上涨,这个时期是吸货过程,如果吸货完成了,股价

会向下打压,当再次股价向上的时候,如果放量,则不能判断主力是否吸货完毕,如果是缩量上涨,那就是没有

2


本文标签: 放量缩量上涨股价主力